水文文化

水文科普

  饱吸西南季风水汽的南海热带低压,已于6月11日8时正式加强为今年第1号台风“蝴蝶”,预计将给我国华南中部东部、江南东部南部等区域带来猛烈降雨。尽管它是生于南海的“土台风”,看似“来得快去得快”,但切不可掉以轻心,尤其要提前做好强降雨防御。  “土台风”往往路径多变,预报难度大,从生成到登陆的时间短,发展迅速,生成后一天内甚至几小时内就可能登陆,给台风防御工作增加了难度。“土台风”结构不对...

  近日,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龙笛教授团队在全球地表水体遥感监测研究中取得重要进展。研究揭示了全球百万湖泊水域面积的多尺度动态与季节性主导机制,在世界范围内打破了长期困扰遥感水文界的“时间—空间”权衡瓶颈,推动全球湖泊遥感监测从“静态观测”迈入“高精度动态解析”。相关研究成果以《季节性主导全球湖泊水域面积动态》(Global dominance of seasonality in shap...

 近日,由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技术中心基于国产大模型自主研发的防汛AI助手(Agent)正式上线。  作为防汛工作的“智慧大脑”,防汛AI助手已实现与珠江委水旱灾害防御“四预”平台的整合集成,成功应用在珠江委水旱灾害防御日常工作多个场景,显著提升防汛工作效率。  在传统防汛工作中,受洪水影响区域实时人口分布数据仍存在跨行业、跨部门获取难等问题,防汛AI助手通过自然语言转查询技术,能够快速查询...

  5月22日,陆水流域遭遇今年入汛以来最强降雨。水利部长江水利委员会依托陆水流域新建成的水利测雨雷达系统,估测降水量与地面雨量站实测值平均误差仅1.36毫米,提前3小时预报强降雨中心区域及量级,弥补了传统雨量站监测密度不足和天气雷达对局地强降水监测精度不足的缺陷,延长了短临暴雨洪水有效预见期。  此次强降雨过程中,陆水流域3部X波段相控阵雷达组成的监测网络以30米网格、分钟级更新的“超级分...

  每年夏季都是水旱灾害防御形势严峻之时,如何守护江河安澜?  数字孪生技术正成为现代水利治理的新工具,将治水能力从经验依赖升级为智能驱动。  闽江,福建人民的母亲河。为了解闽江“智”水滔滔背后的秘密,笔者走访了相关单位。  AI赋能,安澜有“数”  闽江干流中段,“华东第一坝”——水口大坝横扼闽江。在距离水口大坝60多公里远的福建水口发电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水口集团)大楼的22层,闽江正...

  一旦水质监测数据出现异常,工作人员可以借助AI(人工智能)分析监测参数,并迅速制定出解决方案。AI还能化身智能助理,在生成问题清单、协助巡河等领域“大显身手”……这就是福建省福安市河长办创新打造的“AI智能体”——“福小禹”。  福安市环山面海,水系发达,河流纵横,全市流域面积5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共15条,河流生态环境治理任重道远。“今年,福安市河长办创新探索‘AI+河长制’工作模式,...

  在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全长4公里的大坝廊道里,一个特殊的“巡检员”正在对监测设施和渗漏、排水等情况开展巡检。  这是一个搭载了“珠水科技水库廊道巡检系统”的机器狗。它深度融合人工智能技术,集成多种功能传感器,可实时监测廊道环境参数与设备运行状态,精准排查裂缝、渗漏、积水等异常情况,极大提升巡检质量和效率,降低高危场所人工巡检风险。同时,它还能实现智能导航与路径自主规划,轻松穿越复杂地形,并...

  湖北省宜昌市秭归县西陵峡 郑家裕 摄  李白约在二十五六岁时出蜀东游,他像一位洒脱狂放、云游万里的仙人一样,一生中漫游了长江、黄河中下游的许多地方。足迹所到之处,且歌且吟,且行且醉,流传了许多天才的诗篇和感人的故事,其中对水的深情寄寓、热情歌咏和神奇构想,更是佳句迭出,妙想连珠,波澜壮阔。  李白诗中有大量专题写水的作品,既有奔涌如雷的江河巨浪,又有静谧空灵的月下清溪,更创造性地将水的物...

  淡水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石。古埃及、古巴比伦、古印度、中国这世界四大文明古国都发源于靠近自然水源的地方,但也有其他人类文明依赖水库、蓄水池等人工设施繁衍生息,例如吴哥文明创造的连接洞里萨湖与人工水库的灌溉系统。如今,全球人类每年用水量约为24万亿立方米。全球各种水体的储水量不断变化,气温上升减少了冰盖和冰川的储水量,河湖湿地退化和地下水超采减少了天然水体的储水量,而人造水库、湿地和水稻田...

  西辽河是辽河干流重要组成部分,是流域人民的母亲河,自1998年汛后一直处于断流状态,是全国七大江河中唯一断流的大江大河干流。  4月10日10时,西辽河干流水头到达教来河口,顺利与下游有水河道衔接,断流27年之久的西辽河干流首次实现全线过流。  西辽河两岸群众欢欣鼓舞,奔走相告。这件母亲河复苏的大事,备受全国人民的关注。  水利部恢复西辽河健康生命、重现流域生机的举措,奏响了人与自然和谐...

  长江,亚洲第一、世界第三大河,仅次于尼罗河、亚马孙河。尼罗河和亚马孙河都途经多个国家,唯有长江全程只在一个国家奔腾向前、横跨东西。  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长江流域孕育了先秦时期的巴、蜀、楚、吴、越等诸多文明,堪称中华文明的摇篮。  长江的雄伟壮阔不只在于空间维度上的绵延,更在于她悠久的历史和宽广的胸怀。“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万古长江奔流不息,...

  在山东阳谷县金堤张秋涵闸下游约740米的金堤背河,有一片占地约1.2公顷的树林,平面大致呈三角形布局。这里就是清光绪十年(1884年)张秋金堤抢险时所筑月堤(又称转堤)所在地。2016年,金堤河干流河道治理工程实施,月堤被平整成一个高约3米的平台,栽植上了生态林,如今这里已经是绿意盎然,鸟声阵阵。2016年3月张秋月堤原貌  黄河改道续修金堤  公元69年至70年,王景带领修堤大军,上自...

近日,“水利一号”遥感卫星成功发射,将在数字孪生水利“天空地水工”一体化监测感知体系“天基”监测建设中发挥重要支撑作用。水利部相关负责人介绍,本次发射由水利部信息中心联合相关商业卫星企业,采取一箭四星方式将该卫星送上太空。“水利一号”遥感卫星将实时获取、处理和应用遥感数据,为我国洪涝灾害、突发涉水事件、河湖库水体、水利工程安全监测等水利重要业务提供支撑。本次发射的4颗卫星将与之前发射的相关卫...

浙江省宁波市有一处古代测量水位的“平”字水则碑,属于浙江省文物保护单位。这块水则碑位于宁波市海曙区镇明路西侧平桥街口,古时是平桥河所在地。该碑始建于南宋宝祐年间(1253~1258),明清两代续修,现存大部分石亭建筑为清道光时所建,但保留了南宋的亭基和明代重修的“平”字碑。1999年,考古发掘重现了水则碑旧貌,经重修后,当地政府恢复了平桥河,并与宁波城市中心的月湖水系相通,还原了历史原貌。宁...

2024-10-11 什么是黄河?

从高空鸟瞰中国北方一条大河呈现一个大大的“几”字经天亘地黄河,发源于世界屋脊从青藏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奔涌而下穿越崇山峻岭横贯中原大地5464公里的蜿蜒75.24万平方公里的广阔这条中国第二长河流经青、川、甘、宁、内蒙古、晋、陕、豫、鲁九省区一路冲关夺隘、奔腾万里汇入辽阔的海洋泥沙、奔流、巨浪侵蚀、搬运、沉积黄河以滔滔不息之力突破阻碍、勾连万物在我们脚下雕刻出峡谷的深邃、平原的宽广、瀑布的雄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