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文化

潭头民风美如画

发表时间:2023-07-05 15:39作者:赵何冰来源:黄河水文网

潭头水文站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栾川县潭头镇,我在来这里工作前,没到过洛阳,更没来过潭头。我的工作就是驻守在伊河畔,时刻“关注”这条河的涨落变化。伊河水流淌不息,村落分布两岸,这里山清水秀。我了解到潭头镇不仅有“栾川粮仓”之称,还有“北国水乡”重渡沟、九龙山温泉等著名景区,黄河的重要支流伊河贯穿其中。短短的几个月里,我已深深地感受到潭头淳朴的民风。

水文站院里,除了我和站上的职工们,院西边的平房里还居住了一对夫妻。潭头人家大多依山而居,邻居大叔因腿脚不方便,老两口在站上“借宿”一住就是十多年。我初到站上,站长就告诉过我:他们都是淳朴的老实人,儿女在外打工,水文站就是他们的“家”。

老两口人确实很好。我刚来到站上报到那天,就拉着我关心询问,问我多大了,刚到这边工作开始会不大习惯,平时有什么需要都说出来,我们互相照应……老两口经常自己蒸馒头、捏花卷、包包子,每次做好之后,都装满满一盆给我们,味道自然是不用说,而看似普通的面食里,裹着的是浓浓的情谊。绿意盎然的菜园子,也多有他们的劳作:翻土、浇水、铲草、除虫……,菜园里经常闪现他们的身影。我们不断迎来丰收的蔬菜上,沾的不只有新鲜的泥土,更多的是浸透的热心。

一碗热汤,一把核桃,一筐玉米,一篮子青梨……这些都经常出现在我们的饭桌上,看着品着如此的农家乐,更是因他们——潭头老乡而乐。

我清晨有在山间公路上晨跑的习惯,迎着将光辉撒向树林的日出,伴着烟雾缭绕的青山,追赶着成群从河面上飞过的白鹭……这一切,都让我爱极了伊河流淌的清水,爱极了舒心的晨跑,爱极了我的工作。因为晨跑,我也结识了放羊大叔一家。

水文站院西边山坡上有一户人家,饲养了一大群山羊,仅此一户,尤为特别。每日里,一阵阵咩咩声,相伴着放羊大叔的吆喝声从水文站院墙外飘过。大叔放羊就像农民在地间劳作,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带着羊群每天穿梭在大山之间与伊河两畔,羊群只管吃吃草,喝喝水,放羊大叔则要不停地操着心。

慢慢地,我和放羊大叔一家也熟悉了起来,有时碰到了会闲聊几句,大叔还向我“科普”起了羊群的故事:羊群里有一只头羊,头羊脖子上挂着铃铛便于辨认与引领,其它羊会跟随着它前进,但羊群中有几只羊也常不老实,常无组织无纪律的乱跑,这也让放羊变得不轻松。大叔还说:“你们水文站也很辛苦,不分白天黑夜地测量,特别是下雨天也要干活,我们村上的人从水文站一得到要涨水的信儿,就不去河滩干活了,避免了危险,这都要感谢你们啊。”听了大叔一席话,内心热乎乎的,真好,这就是水文对社会的贡献,老乡待我们如亲人,也是他们对水文人的回馈。

我会经常看到一幅画面:静静的伊河旁,零零散散的羊在放羊大叔的吆喝声中,不情愿的回归队伍,它们只能靠咩咩叫抱怨,放羊大叔在后面紧跟监督。走在河畔的大叔,可能这辈子都没出过大山,每天都重复做牧羊一件事却无丝毫抱怨,是他让这静止的山间充满灵气。而我,喜欢在工作之余看看羊群在河边慢慢走过,不知不觉,爱上了那清脆不绝的铃铛声。

放羊大叔一家都很热情,我晨跑路过常适逢炊烟袅袅,早饭准备时刻,大婶看见我都会叫我上去“喝碗汤”再走,虽说盛情难却但8点前还有必须要做的工作,因此都是表达谢意后予以推辞,准点赶回工作场所。

前几天碰见大婶,正捧着一把刚从地里摘的花生从山坡上下来,花生还连着翠绿的花生秧,很是新鲜,看到我后,大婶立马紧走几步,一边把还带着湿润泥土的花生往我手里塞,一边问我要不要过去“喝碗汤”……我手捧着满满当当的花生,感觉到了乡亲的友好,就像剥开壳后一颗颗饱满的花生仁,不掺任何虚假,纯粹的真心实意。

他们真诚、善良、勤劳,他们总面带笑意、真心待人,热情满满;他们春天播种,秋日收割,兢兢业业,不辞辛劳;他们用丰硕的庄稼装饰这片广阔的土地,靠辛劳的汗水点缀这座美丽的小镇,以淳朴的品质打动着静静流淌的伊河。

伊河两岸不仅风景秀丽,潭头的淳朴民风更是美如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