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文化

图片故事:黄河岸边守汛人

发表时间:2023-04-27 09:37来源:华商网

一排背靠山崖面朝黄河的房屋,这就是龙门水文站

在这里,如果没有缆道,就将与外面隔绝

一般取样选择在黄河河道中间

在黄河河道中间人工取水样

工作人员陈冬冬在检测含沙量

2014年6月 现在的检测是人工和自动相结合,两名水文监测员在人工查看水位

位于黄河晋陕峡谷出口的龙门,是典故“鲤鱼跳龙门”的发生地。相传逆流而上的黄河鲤鱼只要跳过龙门,经过天火烧尾,就会变化成龙。后世以此比喻奋发向上。
  从陕西韩城市顺着108国道东行,经过建于上世纪50年代,由苏联专家设计的黄河铁桥,进入山西境内;再从禹门口黄河东岸的龙虎公路逆流而上,进入晋陕峡谷,左侧是奔流不息的滚滚黄河,右侧是陡峭的万仞山崖。行驶大约2公里,远远看见黄河西岸,一排背靠山崖面朝黄河的红瓦白墙的房屋,这就是龙门水文站,此地归属韩城市龙门镇。

水文站比新中国成立还早15

一河分开晋陕,也隔断了龙门水文站通往外界的路。

看到龙门水文站容易,要进入龙门水文站,不易。以前只能坐船前往,现在需乘坐横跨在黄河河道的钢缆吊箱出入。此缆道长274米(黄河河面在龙门段最窄处),这不仅是龙门站进出的唯一交通工具,也是龙门水文站日常水文测验的基本工具。这些设施是国家发展计划委员会(现发改委)在1998年长江洪灾之后投资重新修建的。

624,龙门水文站副站长乔金龙介绍,龙门水文站成立于19346月,是国家重点一级水文站,国家十大重要报汛站,也是黄河上的水沙重要控制站和黄河中游洪水编号依据站。距上游的黄河壶口52公里,距龙门河口1269米,控制黄河流域497552平方公里。主要承担着降水量、水位、流量、含沙量、输沙率、水质监测、冰情和水情报汛等任务。水文站虽几经易址,但也是在马王庙附近。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这里有一个马王庙和一个码头,马王庙的廊檐式建筑十分壮观,后来不幸损毁。”老工人老高有些遗憾地说。不过龙门码头的遗迹尚存,从盘旋而上的山路可以想象当年的繁华。附近山区的货物在此装船后,通过黄河运输直抵河南、山东,甚至转道上海,运往世界各地。后来,随着水位的下降和公路运输的发展,货运船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基本没了,现在保留着几个快艇,供游客游览。黄河汛期为每年的61日至1031日,主汛期为七八月份。龙门站的洪水主要来源于晋陕峡谷间干支流暴雨,由于区间多为黄土高原,植被差,水土流失严重,河道比降大,所形成的洪水一般都是陡涨陡落,导致含沙量大,杂草多,测验困难。

乔金龙说:“龙门水文站为国民经济建设、社会进步发展和黄河防汛、三门峡水库和小浪底水库的合理调度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先后有5位水文人献出生命

自龙门水文站建站以来,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因为险恶的地理环境和艰辛的水文工作,先后有5位龙门水文人为黄河水文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1954年,因吊箱主缆锚钉钢绳卡子脱落,20多岁的杨家劳不幸掉入黄河;

196282深夜,青年职工李天辈值夜班,在黄河岸边巡查时不幸一脚踩空,跌入黄河;1962年秋天,职工李世安扛着面粉,步行时不幸坠入黄河;

19631016,职工张炳在河里取样时,被洪水冲走;19891120日,老职工徐全舟在缆道架设施工中殉职。还有几位虽然遇险却侥幸逃生:

1967811,龙门水文站出现历史上最大洪水,有20多年船龄的老船工卢振甫和几名同事在木船上测量洪峰,虽然船用18毫米粗的钢丝绳连接在岸边,但洪峰打断了钢丝绳,老船工不幸被钢缆打掉了耳朵,留下终生残疾。他先后被授予“硬骨头老船工”、“治黄劳动模范”等光荣称号;

197776,青年职工杨顺义为了抢救财物不幸落水,次日在40公里外被老乡发现幸运被救,大难不死。
  在平凡的岗位上,一个个平凡的水文人,日复一日,干出了不平凡的事情。

23名水文人全是男性

 

龙门水文站的23名职工,是清一色的男性。

除了6名大学毕业生和几位老职工外,其余大多为部队转业军人,涵盖了海陆空和武警等多个兵种。在今年5月一次黄河管理委员会水文局青联组织的“爱祖国 爱黄河 爱水文主题教育活动”中,他们表演的军体操让前来体验生活者开了眼界。

空军转业的张川,年纪不大却已经是个“老水文”了,他曾经在甘肃的两个水文站工作过。在一个二级站里待了两年多,那是在一个山沟沟里,每次出来要坐两个多小时的摩托车,要么就得早早起床赶3点出发的一天一趟的早班车。

他后来又调往彬县芦村河水文站,那是一个三级站,只有他和站长两人。张川说:“很佩服站长,在那个山沟沟里待了30多年,坚守着真是不容易。”他说,那属于泾河的一个支流,那地方手机也没信号。换了几个水文站,他的感受是:“小站清闲,龙门站是大站,忙一些。其实换来换去,做的工作都差不多。”

水文站后面的山坡,以前没修这个房子时,可以爬上去,张川说自己下班后曾爬上后面的山崖,俯视着壮丽的黄河大峡谷,心潮澎拜。

水文监测今非昔比

看着龙门水文站的专题片,副站长朱鸿雁介绍:“以前条件差,监测全是人工操作。现在条件好多了,有网络,有自动化监测设备和人工监测相结合。”“以前有船工,所有的监测和取样都是划着船在黄河中间去完成。现在机械化了,取样都在缆道的吊箱上完成,省事很多,也安全多了。”“就是冬季的时候,还是需要在冰面上凿冰取样,比较危险一些。”“以前上报水文数据用电报,后来是用电话,现在发报利用网络传输,比以前便捷准确。”

河南理工大学毕业的陈冬冬和部队转业的代琪一起坐上吊箱,随着对讲机的指挥,吊箱徐徐启动并移动到河面中央,初夏的黄河还算平静,但河风依旧把吊箱吹得东摇西晃,人想要在吊箱里站稳都很困难,而检测员就是在这摇摆的吊箱上进行测流、取样。

陈冬冬和代琪两人靠近吊箱边沿,利索地把拴着取样器的麻绳放到几十米下的黄河河面,十多公斤重的采样器和麻绳在几十米的高空来回上下数次才能完成取样。取样完成后,把麻绳盘好,随着对讲机的指挥返回岸边,将取样沉淀后,再进行检测,数据搜集、绘图、发报等。这,就是龙门站职工的日常工作。

看似简单的一串串数字、一组组数据、一份份资料,凝结的是他们常年的汗水与心血。

小故事

守着黄河吃的却是井水

乔金龙介绍说,他们吃的是深水井,水井是1972年打的,大约120米深,当时花了4000多元钱,也算是天文数字。这几年黄河水质污染,里面的鱼虾都少了很多。

身处陕西手机信号是山西的

龙门水文站,站址地归于陕西省韩城市龙门镇,但手机信号却只能接收到山西的,为此水文站工作人员身处陕西,用的却是山西河津的手机号。

吃饭实行AA

23人雇用了一名厨师,一日三餐都很简单。每顿饭后,员工自觉在食堂的记录本上画钩。月底结算后,实行AA制分摊。为了安全,所有的工作人员不允许下水,天再热也不能下河游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