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文文化

留住大漠清泉

发表时间:2023-03-21 10:32作者:周虹来源: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提起沙漠,大家首先浮现在脑海中的一定是黄沙漫天的景象吧。但如果你们去甘肃敦煌城南的鸣沙山风景区旅行,站在鸣沙山会惊喜地发现沙丘环抱的中心有一湾清澈的泉水。它就像镶嵌在茫茫沙海里的一大块翡翠,又宛如一弯清晰的明月,因此得名“月牙泉”。千百年来,这汪大漠清泉历经风霜而从未干枯,被公认为地理奇观。


图片

图片来源:全景网


早在东汉有声名

其实东汉时期,月牙泉就已经成为风景名胜。汉代辛氏所著《三秦记》中写到:“山之阳有一泉,云是沙井,绵历古今,沙不填之。”这个沙井正是月牙泉在东汉时期的名字。它水质甘洌,清澄如明镜。波微沙荡,水色悠悠。所以,历代都有文人学士对这一独特的山泉地貌和沙漠奇观吟诵称赞,“月泉晓澈”也被誉为敦煌八景之一。


根据历史记载,在唐代时,月牙泉南岸还有一组古朴典雅、错落有致的建筑群,从东到西分别有娘娘殿、龙王宫、菩萨殿、药王洞、雷神台和经堂等一百来间。当时这里亭台楼阁、庙宇宫殿,都是临水而建,景象蔚为壮观。从汉唐开始,当地百姓就逐渐形成了每逢端午节就要到鸣沙山“滑沙听雷”,到月牙泉“龙舟竞渡”的风俗。清代后又开始在农历四月廿八举行“药王”庙会和农历六月初六在泉边采集艾草煎汤沐浴、举行月牙瑶池蟠桃会等民俗活动。这些习俗有的一直沿袭到了今天。


泉水原是地下来

就像地球表面有许多河流、湖泊一样,在咱们脚下的地层当中,也有地下水层。泉水正是由于地下水自然露出了地面形成的,这大漠中的月牙泉泉水也来自地下。在敦煌地区有党河、西水沟等地面河流,党河发源于祁连山麓,被称为敦煌的母亲河。经过勘探,月牙泉曾经是党河的古河道,后来因为环境变化等原因,党河改道不再流经月牙泉。但月牙泉的地下水仍与党河连通,这就为它提供了丰富的水源。


此外,地质的作用也不可或缺。月牙泉处在党河洪积扇和西水沟洪积扇两个扇间洼地的中心地带,有利于地下水的储存。而且,月牙泉南侧有一处断层,这里的地质结构松散,有利于地下水渗出。


这样一来,党河不断为附近的地下补充水分,当地下水从水位较高的地方渗出土壤表层,流水顺着地势汇聚到低洼的地方,再透过松散的地质层溢出来,就形成了美丽的月牙泉。由于水源的不断补给,加上偶尔的降水补充,月牙泉这才不会干涸。


特殊地形造奇观

这月牙泉最奇特之处在于它被沙山环绕,流沙和泉水之间仅仅隔着几十米的距离,沙漠中常年大风吹卷、沙尘飞扬,但这一泉清水却并没有被流沙填埋和弄浑浊。而且沙漠地区极为干旱,每年的水蒸发量是降水量的60倍,泉水却没有因为蒸发干涸。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月牙泉四周都是高耸的沙山,它们形成了一个环形的高山洼地,当沙漠中的大风袭来,就会在位于洼地中心地带、地势相对最低的泉水区域行成回旋向上升的气流,把月牙泉四周的大量流沙卷上山顶或者抛到山峰的另一侧去。这样一来,风吹沙不落,吹来的沙子又被送回到高大的沙山,自然不用担心流沙将泉水吞没或污浊啦。


水位下降临危机

随着敦煌地区人口增长和经济、农业发展的需要,在附近的疏勒河、党河上逐渐修建起了水库、水渠等工程,加上当地的农民通过打井抽取地下水灌溉农田,从1975年以后,敦煌地区地下水位急剧下降,月牙泉的水域面积也不断缩小。1960年时,月牙泉泉水深度有7.5米;到了1985年,它的平均泉水深度却只剩0.7米了。由于水太少,当时泉中干涸见底,也不再能成昔日漂亮的月牙形状。这一年,有着两千年文字记载历史的月牙泉已危在旦夕。


月牙泉水位的急速下降让大家担忧不已,也引起了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所以多次组织开展调查研究和勘探试验,寻找解决的好办法。敦煌地区先后尝试修建人工湖向月牙泉注水、在月牙泉上游修建大型水池为它灌水等方式,利用地表的水为月牙泉补充水源,但是收效甚微,而且这些办法也难以长期维系。所以,究竟采用什么方式才能既有效又可持续地为“沙漠第一泉”补水,还需要继续探寻。


人工补水留清泉

最终,智慧的水利工作者在党河中独创性地修建起月牙泉恢复补水工程。它遵循月牙泉依靠地下水供给形成的自然原理,通过补充泉区附近地下径流中的水量让月牙泉重现了生机。


这月牙泉恢复补水工程的妙招啊,就是将党河河床打造成了一个天然的渗水区,通过11座挡水坝将全长5.8公里的河道分割形成了12个彼此相连的渗水池。


图片

月牙泉恢复补水工程,右侧为渗水池。图片来源:新华社


因为挡水坝是有一定高度的,所以河水流进渗水场后,每个渗水池中都能存蓄住一定水位的河水。正是长期留在蓄水池中的这些河水,它们通过自然下渗、日积月累地向地下补水,月牙泉附近的地下水位慢慢回升。同时,渗水池中的河水一旦超过设定高度就会通过溢流堰流向下一个蓄水池并不断向前流淌,这样又确保了河水不会溢出河道,也保证了渗水场河段周围地区的安全。


月牙泉恢复补水工程就是这样通过建设渗水场长期蓄水,延长了向地下渗漏补给水分的时间,还原了月牙泉原始的地下水补给环境,让月牙泉的自我修复能力得到提高。工程运行后,通过自然下渗日积月累地向地下补水,月牙泉附近的地下水位慢慢回升。终于到2020年时,水深再次回到2米以上,又为人们呈现出一幅诗意的塞外画卷。





小贴士


当然,除了通过修建工程为月牙泉恢复补水,敦煌市还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和治理措施,比如限制在月牙泉上游和周边地区开采地下水,大力发展节水型的农业,采取综合治理方式改善生态环境,为留住“沙漠第一泉”美景保驾护航。这也不断提示我们,为了保护这一沙漠奇景,关键得保护好周边的生态环境,合理地开发和利用资源。

文章分类: 水文科普
分享到: